开展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性工程,是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和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的有力实践,也是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推动托底性帮扶工作走深走实,青川县工商联紧紧围绕“防返贫、育产业、补短板、强支持、守底线”五大重点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引导外地企业进入青川推动产业带动帮扶,注重结对帮扶成果转化,补齐短板弱项,助力培育壮大青川特色产业,助推青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结合四川省工商联“2+2+N”的帮扶措施,青川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贾琳组织县政协经济委、县工商联班子成员到省工商联汇报托底性帮扶工作2次,并多次与省级两个商协会及省级两家执委企业进行了座谈交流。期间,重点接触了四川省物流协会的会员企业四川秾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企业。随后,青川县工商联多次陪同秾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到青川考察,促成该公司2024年3月进入青川,成立青川秾芳农业食用菌有限公司,并充分利用该公司技术优势,在三锅镇新建木耳实验基地一个。为了基地能顺利落地生产,县工商联会同青川秾芳农业食用菌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永贵对全县的农林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研,掌握了各乡镇的资源情况,考察了四川省川珍实业有限公司、青川翊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了他们菌种培养技术。工商联还积极协调企业与相关部门对接,开展座谈交流,了解相关政策,增强企业落地的信心和决心。根据木耳菌包带料生产车间的场地要求,协调青川露露食用菌加工厂为其进行加工菌包40万袋,为其牵线搭桥与四川省农科院对接,邀请农科院董顺文专家亲自到基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青川秾芳农业食用菌有限公司建立该基地一期占地20亩,投资400 余万元。主要以培植高品质粉木耳为主,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食用菌科研团队等机构合作,重点将推动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此外,投资实施温室大棚种植培育基地,也将培育更高品质、更高产量的粉木耳,将极大丰富青川木耳种类。
秾芳农业食用菌有限公司在青川三锅镇建基地以来,从场地平整、袋料包装生产、以及后期木耳采摘,每天用工40—50人,使该村群众不用出门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每人每天的务工收入能达到120元。公司还租用集体大棚25个,每个大棚年租金2000元,从而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如果这次基地实验成功,将进一步加大投入资金,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建立青川木耳产学研用试验基地。同时,计划带动更多村民发展食用菌产业,给他们提供材料、授以技术,实行“统一菌包、统一技术、统一管理”。届时,村民们可自主售卖,也可实行保底价通过公司销售,尽最大努力让群众增收,切实让优势项目进村、特色产业入户,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渠道,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