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留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企风采   >>   看一个民营企业新常态下的社会责任——对四川省永隆集团坚持捐资助学的调查

看一个民营企业新常态下的社会责任——对四川省永隆集团坚持捐资助学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5-06-02 16:57    来源:    阅读:5588次

 
    31万元、40万元……100万元,十年总捐资额度超过800万元;
    70人、100人……150人,十年捐助学生超过2000人!
    2005年、2006年……2014年,连续十年,每年的秋季开学前,都有一批考上大学而家境贫寒的学生得到救助。
    20155月,在中华慈善事业表彰大会暨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颁奖典礼上,四川省永隆集团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这,也是该集团继2005年获得全国首届“中华慈善奖”后,再次荣获的全国慈善事业最高荣誉。
四川永隆集团,为何在尽社会责任上契而不舍?
              辞掉公职去闯海,创业艰难百战多
    出生在剑阁县五指山下的桂勇,身上有着天生的一股闯劲。1996年前,他曾是中国作协会员,广元市作协副主席、广元市委一名优秀的公务员。然而,他并不满足“铁饭碗”。1996年,响应国家“关于鼓励中青年干部下海经商办企业”的号召,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公职,投身商海。
   然而,由于一直在机关工作,薪水积蓄少,他只好向家人及亲友东借西凑到10多万元,创建起永隆实业公司。“起步时只能做些小项目,我深知任何一个微小失误都可能血本无归。”于是,桂勇把全部心血都放在现场管理中,有时甚至为一截钢筋或一包水泥亲自预算。“在上西开发区做古建筑施工结束后,有人叫我‘收荒匠’呢。”
   凭借出色的实干和过人的胆识,桂勇度过了创业之初的最困难时期,经过滚动发展,公司发展成为拥有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百余人,年开发能力20余万平方米的国家二级房地产开发企业。
    随着企业的壮大,一丝忧患悄悄爬上桂勇心头。我国加入WTO后要求企业更有活力、竞争力,原来家族式的管理体制,用人模式已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已到了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了。
    2003年,在他的亲自主持下,公司在组织机构、用人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全面打破家族式管理:吸纳家族以外的人进入董事会、聘请具有专业水准的职业经理担任公司高管,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从而最终建立起了一个规模大、结构疏朗合理的现代化民营集团企业。目前公司员工有80%以上是聘用的年轻人,朝气、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兴力量为公司注入全新的活力。
    如今,桂勇所带领的永隆集团已拥有四川永隆百货、凤凰酒店等多家子公司实体产业。
            用爱心感恩,社会责任常态化
    董事长桂勇认为,四川永隆集团的成就,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如何感恩,尽社会责任?
    “当我们了解到,贫困家庭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不知道牛奶是什么味儿、因经济困难面临辍学时,感到心酸难过”。       2005年永隆集团创立10周年时,桂勇没有搞最隆重的庆典,而是建立“永隆慈善助学基金”。庆祝会上:一次性拿出31万元捐助70名贫困大学新生,帮助他们实现大学梦。
    从此,“永隆慈善助学基金”成为长期资助全市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大学新生,为他们架设一座通往自立、自强之路的桥梁。
    现已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0研究所工作的熊沛回忆说,我出生在苍溪县一个的小山村。2007年6月参加高考,当时家庭经济条件拮据,还有一个读大学的姐姐,父母身体也不好。7月份收到了重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短暂的喜悦之后就是为入学缴费的问题发愁,这个时候班主任告诉我可以申请助学金,于是填写了一份申请表格。几天之后就接到电话被告知获得了四川省永隆集团的助学金,当我和来自广元各区县的100多名同学从公司领导手里接过沉甸甸的奖金和证书那一刻,我就感觉自己圆大学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进入大学过后,我努力学习,平时积极参加院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获得了包括“重庆大学优秀学生”、“重庆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在内的20余项荣誉。于2010年获得了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的保研资格。现在工作了,我也要做出贡献回报社会。
    毕业于剑州中学的唐海清回忆道:2006年我被四川农业大学药物制剂专业录取后。通知书上的学杂费加起来就是9000余元,家里东拼西凑准备了一大半,正对凑不够的学费一筹莫展的时候,班主任程元祥老师带我去接受四川永隆(集团)有限公司的助学资助。4000元助学金啊,正好凑够大学第一年所需的费用,全家人都感动得无法言语!现在我已经毕业,回到家乡工作。我常想,四川永隆是让我实现梦想的最大恩人,在对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爱心捐助行为表示膜拜和感激之外,我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爱心传递给那些需要的人们。
……
   “永隆慈善助学基金”如今已走过10个年头,共资助贫困学生2000余名,捐资总额800多万元。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2007年受助学生冯俊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获得四川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受助的朝天学子雒梓如利用暑期时间免费在永隆公司打工……受助学生们,将感恩化为实际行动,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的和谐、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不仅如此,永隆集团还热心其它公益事业,在抗震救灾、支持文明新村建设、赞助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已向社会累计捐款、捐物800余万元。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他们在自身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仍不忘支援灾区,向灾区捐款、捐物共计30多万元,并无偿提供近20亩待开发用地修建过渡板房,安置受灾群众;继2003年向偏远的村镇捐资之后,2013年初又向其捐资30万元做为基础设施修建资金。
采访桂勇,他说,在任何场合我都会反复向员工强调一种理念:“永隆的成长壮大,得益于国家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永隆应该也必须,坚持承担一个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转自《广元日报》)
四川广元工商业联合会版权所有     蜀ICP备08106685号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101号
网站访问统计:共 4361820人次